(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014096.3 (22)申请日 2022.04.29 (73)专利权人 辽宁银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110179 辽宁省沈阳市中国 (辽宁) 自 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创新二路39-1 号606室 (72)发明人 杜文光 温建波 何绪文 员润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 1250 专利代理师 项凯 (51)Int.Cl. C02F 9/04(2006.01) C02F 1/44(2006.01) C02F 1/52(2006.01) C02F 1/5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电厂冷却循环水处 理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 电厂冷却循环水处理装置。 一种电厂冷却循环水 处理装置, 包括: 原水池, 设有第一出水口; 膜处 理组件, 与原水池管路连接, 膜处理组件设有第 一入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第一入 水口和第二出水 口间设有至少一个膜处理结构; 微絮凝组件, 设 于原水池与膜处理组件之间, 设有给药结构, 包 括至少一个微絮凝罐和压力件, 微絮凝罐中容纳 有药剂, 微絮凝罐与第一出水口与第一入水口间 的管道管路连接, 压力件设于所述管道与微絮凝 罐之间, 微絮凝罐的药剂经压力件调控后流入管 道, 含有药剂的水经第一入水口进入膜处理组 件, 再经第二出水口流出。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电 厂冷却水预处理的絮凝处理的药剂添加量大、 二 次污染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CN 217838557 U 2022.11.18 CN 217838557 U 1.一种电厂冷却循环水处 理装置,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原水池(1), 设有第一出 水口; 膜处理组件(11), 与所述原水池(1)管路连接, 所述膜处理组件(11)设有第一入水口和 第二出水口, 所述第一入水口和第二出 水口间设有至少一个膜处 理结构(21); 微絮凝组件, 设于所述原水池(1)与所述膜处理组件(11)之间, 所述微絮凝组件设有给 药结构, 所述给药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微絮凝罐(4)和压力件(5), 所述微絮凝罐(4)中容纳有 药剂, 所述微絮凝罐(4)与所述第一出水口与第一入水口间的管道(3)管路连接, 所述压力 件(5)设于所述管道(3)与微絮凝罐(4)之间, 所述微絮凝罐(4)流出的药剂经压力件(5)调 控流量后流入 所述管道(3)中, 含有 所述药剂的水经第一入 水口进入所述膜处理组件(11), 再经第二出 水口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冷却循环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给药结构还包括 与所述管道(3)连通的至少一个 检测仪, 所述检测仪设于管道(3)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电厂冷却循环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件(5)为流 量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冷却循环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絮凝组件还包 括絮凝池(7), 所述絮凝池(7)设于所述原水池(1)和膜处理组件(11)之间, 所述絮凝池(7) 分别与原水池(1)、 膜处 理组件(11)管路连接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电厂冷却循环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絮凝池(7)中设 有搅拌器(9), 所述搅拌器(9)的搅拌叶伸入所述絮凝池(7)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电厂冷却循环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水池(1)中设 有筛网(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冷却循环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膜处理组件(11)还包 括自所述第一入水口依次管路连接的动力泵(17)、 第一监测结构(20)和第二监测结构 (22), 所述第一入水口和动力泵(17)间设有第一阀门(16)、 所述动力泵(17)与第一监测结 构(20)间设有第二阀门(19), 所述第一监测结构(20)和第二监测结构(22)间设有所述膜处 理结构(21), 经 所述膜处 理结构(21)处 理后的水分别流入清水池(12)和原水池(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厂冷却循环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处理结构(21) 为卷式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厂冷却循环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式膜的材质为 聚瓷膜。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厂冷却循环水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监测结构 (20)、 第二 监测结构(2 2)均设有压力表(23)和流 量计(24)。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838557 U 2一种电厂冷却循环水 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水处 理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电厂冷却循环水处 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 工业用水的需求量在日益增加。 其中, 火电厂行业是工 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水量巨大, 约占工业用水总量的20%。 在火电厂用水中, 大约有80% 用于冷却运行设备, 部分火电厂的循环冷却水用量几乎占到了全厂用水总量的97%以上。 但是, 电厂循环冷却水由于供水水质较差和水分蒸发等问题会造成水中无机盐离子和有机 污染物浓缩等情况, 导致循环冷却系统容易结垢腐蚀、 能耗较高、 有机物超标等问题, 影响 到冷却循环的过程。 [0003]电厂冷却水的循环预处理技术一般包括絮凝处理、 膜分离技术、 离子交换技术、 生 物酶技术和吸附技术等。 对于絮凝处理技术而言, 絮凝 分离单元部 分的药剂添加量 非常大, 致使了其加药装置过于复杂、 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因此,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厂冷却水的循环预 处理絮凝处理技术在使用中药剂添加 量大、 存在二次污染的缺陷, 从而提供一种电厂冷却 循环水处 理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厂冷却循环水处 理装置, 包括: [0006]原水池, 设有第一出 水口; [0007]膜处理组件, 与所述原水池管路连接, 所述膜处理组件设有第一入水口和第二出 水口, 所述第一入水口和第二出 水口间设有至少一个膜处 理结构; [0008]微絮凝组件, 设于所述原水池与所述膜处理组件之间, 所述微絮凝组件设有给药 结构, 所述给药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微絮凝罐和压力件, 所述微絮凝罐中容纳 有药剂, 所述微 絮凝罐与所述第一出水口与第一入水口间的管道管路连接, 所述压力件设于所述管道与微 絮凝罐之间, 所述微絮凝罐流出 的药剂经压力件调控流量后流入所述管道中, 含有所述药 剂的水经第一入水口进入所述膜处 理组件, 再经第二出 水口流出。 [0009]可选地, 所述给药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管道连通的至少一个检测仪, 所述检测仪设 于管道的外壁上。 [0010]可选地, 所述压力件为 流量泵。 [0011]可选地, 所述微絮凝组件还包括絮凝池, 所述絮凝池设于所述原水池和膜处理组 件之间, 所述絮凝池分别与原水池、 膜处 理组件管路连接 。 [0012]可选地, 所述絮凝池中设有搅拌器, 所述搅拌器的搅拌叶伸入所述絮凝池中。 [0013]可选地, 所述原水池中设有筛网。 [0014]可选地, 膜处理组件还包括自所述第一入水口依次管路连接 的动力泵、 第一监测 结构和第二监测结构, 所述第一入水 口和动力泵间设有第一阀门、 所述动力泵与第一监测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7838557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电厂冷却循环水处理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电厂冷却循环水处理装置 第 1 页 专利 一种电厂冷却循环水处理装置 第 2 页 专利 一种电厂冷却循环水处理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2:0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