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005433.2 (22)申请日 2022.04.27 (73)专利权人 碧菲分离膜 (大连) 有限公司 地址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经济技 术 开发区红星工业园6 栋-3号 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 环境资源研 究院 (72)发明人 路传波 徐昊 况黎 王俊  杨国庆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11265 专利代理师 高福勇 (51)Int.Cl. C02F 9/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一体化荒漠修复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化荒漠修复系统, 包括支撑架以及固定在支撑架中并从后往前依 次设置的第一超 滤膜单元、 第二超 滤膜单元和第 三超滤膜单元, 第一超滤膜单元包括多个横向设 置并从上往 下依次分布的第一超 滤膜, 第二超滤 膜单元包括多个横向设置并从上往下依次分布 的第二超滤膜, 第三超滤膜单元包括多个横向设 置并从上往 下依次分布的第三超 滤膜; 本实用新 型利用膜过滤技术去除了 盐碱水中的盐类分子, 而且能耗小、 处理效率高、 体积小, 造价低; 即使 在荒漠之中, 也能较为方便的完成运输、 搭建和 使用, 因而能适用于荒漠水源的修复。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7895309 U 2022.11.25 CN 217895309 U 1.一种一体化荒漠修复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撑架以及固定在支撑架中并从后往 前依次设置的第一超滤膜单元、 第二超滤膜单元和第三超滤膜单元, 所述第一超滤膜单元 包括多个横向设置并从上往下依次分布的第一超滤膜, 所述第二超滤膜单元包括多个横向 设置并从上往下依次分布的第二超滤膜, 所述第三超滤膜单元包括多个横向设置并从上往 下依次分布的第三超滤膜, 所述支撑架中还固定有第四超滤膜单元, 所述第四超滤膜单元 设于第二超滤膜单元的下方, 所述第四超滤膜单元包括多个横向设置并从上往下依次分布 的第四超滤膜; 还包括第一进水管、 第二进水管、 第三进水管、 截止阀、 第一出水管、 第二出 水管、 第一排泄管和 第二排泄管; 所述截止阀的出水口与第一进 水管的一端相连; 每个所述 第一超滤膜的进水口均并联在第一进水管上; 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一端插接在第一进水管 上, 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另一端封闭, 每个所述第二超滤膜的进 水口均并联在第二进 水管上, 所述第三进水管 的一端开口, 所述第三进水管 的另一端封闭, 每个所述第三超滤膜以及每 个所述第四超滤膜的出水口均并联在第三进 水管上, 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插接在第一出 水管上, 每个所述第一超滤膜的出水 口均并联在第二出水管上, 每个所述第二超滤膜的出 水口、 每个所述第三超滤膜的进 水口以及每个所述第四超滤膜的进水口均并联在第一出水 管上, 所述第二排泄管的一端插接在第一排泄管上, 所述第二排泄管的另一端封闭, 所述第 一排泄管的一端封闭, 所述第一排泄管的另一端开口, 每个所述第二超滤膜、 每个所述第三 超滤膜以及每个所述第四超滤膜的排污口均并联第一排泄管上, 每个所述第一超滤膜的排 污口均并联在第二 排泄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荒漠修复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三进水管上还 插接有短管, 所述短管设于每 个第三超滤膜以及每 个第四超滤膜的进水口下游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荒漠修复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进水管上还 插接有加药 管, 所述加药 管设于每 个第一超滤膜的进水口 的上游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荒漠修复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药管上还串设 有球阀和流 量计, 所述 流量计设于球阀的上游侧。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895309 U 2一种一体 化荒漠修复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一种一体化荒漠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荒漠通常指由于降水稀少或者蒸发量大而引起的气候干燥、 植被贫乏、 环境荒凉 的地区, 其地面 温度变化大, 物理风化 强烈, 风力作用活跃, 地表水则显得极端贫乏, 只存在 地下水, 由于荒漠的土质均为盐碱 土, 所以荒漠中的地下 水均为盐碱水。 [0003]水是生命之源, 修复荒漠的关键在于修复水源, 盐碱水的修复必须将水中的盐类 分子去除, 目前的水质除盐设备主要 是电渗析设备和蒸馏系统, 电渗析设备能耗高、 处理效 率较低, 蒸馏系统体积大, 造价高; 由于身处荒漠之中, 设备的运输和搭建、 能源的获得均十 分困难, 因此现有的除盐设备 无法适用于荒漠之中, 有 待于进一 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耗 小、 处理效率高、 体积小, 造价低以适用于荒漠的一体化荒漠修复系统。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一体化荒漠修复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撑架以及固定在支撑架中并从后往前依 次设置的第一超滤膜单元、 第 二超滤膜单元和 第三超滤膜单元, 所述第一超滤膜单元包括多个横向设置并从上往下依次 分布的第一超滤膜, 所述第二超滤膜单元包括多个横向设置并从上往下依次分布的第二超 滤膜, 所述第三超滤膜单元包括多个横向设置并从上往下依 次分布的第三超滤膜, 所述支 撑架中还固定有第四超滤膜单元, 所述第四超滤膜单元设于第二超滤膜单元 的下方, 所述 第四超滤膜单元包括多个横向设置并从上往下依次分布的第四超滤膜; 还包括第一进水 管、 第二进 水管、 第三进 水管、 截止阀、 第一出水管、 第二出水管、 第一排泄管和第二排泄管; 所述截止阀的出水口与第一进 水管的一端相连; 每个所述第一超滤膜的进 水口均并联在第 一进水管上; 所述第二进 水管的一端插接在第一进 水管上, 所述第二进 水管的另一端封闭, 每个所述第二超滤膜的进水 口均并联在第二进水管上, 所述第三进水管 的一端开口, 所述 第三进水管的另一端封闭, 每个所述第三超滤膜以及每个所述第四超滤膜的出水口均并联 在第三进水管上, 所述第二出水管 的一端插接在第一出水管上, 每个所述第一超滤膜的出 水口均并联在第二出水管上, 每个所述第二超滤膜的出水 口、 每个所述第三超滤膜的进水 口以及每个所述第四超滤膜的进 水口均并联在第一出水管上, 所述第二排泄管的一端插接 在第一排泄管上, 所述第二排泄管的另一端封闭, 所述第一排泄管的一端封闭, 所述第一排 泄管的另一端开口, 每个所述第二超滤膜、 每个所述第三超滤膜以及每个所述第四超滤膜 的排污口均并联第一 排泄管上, 每个所述第一超滤膜的排污口均并联在第二 排泄管上。 [0006]优选地, 所述第三进水管上还插接有短管, 所述短管设于每个第三超滤膜以及每 个第四超滤膜的进水口下游侧。 [0007]优选地, 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还插接有加药管, 所述加药管设于每个第一超滤膜的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7895309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一体化荒漠修复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一体化荒漠修复系统 第 1 页 专利 一种一体化荒漠修复系统 第 2 页 专利 一种一体化荒漠修复系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2:0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