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0921222.7
(22)申请日 2022.04.20
(73)专利权人 浙江桃花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万塘路
18号A座120 5室
(72)发明人 刘倩 诸志杰 张赤洁 吴蒨蒨
陈淡宁
(74)专利代理 机构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
(特殊普通 合伙) 33240
专利代理师 陈炜
(51)Int.Cl.
C02F 9/04(2006.01)
C02F 9/08(2006.01)
C02F 1/52(2006.01)
C02F 1/4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河道应急水处 理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河道应急水处
理设备; 该设备包括初滤 ‑混凝室、 集渣室、 药剂
箱和初沉 室。 初滤‑混凝室的壳体上设有进水口、
进药口、 出渣口和初滤出水口, 其中初滤 ‑混凝室
的进药口、 出渣口、 初滤出水口分别通过管道与
集渣室、 药剂箱、 初沉室相连。 药剂箱用于向初
滤‑混凝室中的混凝区投加混凝药剂; 集渣室用
于收集过滤区过滤出的滤渣。 本实用新型装置将
初滤和混凝进行组合设计, 通过在转轴上安装刮
泥刷和搅拌桨来分别实现刮泥去渣和快速混凝,
这一设计不仅节省了能耗, 减轻了工人的工作
量, 降低了劳动成本, 还简化了设备构件。 此外,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过滤盘上设置径向的收泥槽,
能够将滤渣及汇总后集中刮出, 从而提高过滤盘
的清洁程度。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217077218 U
2022.07.29
CN 217077218 U
1.一种新型河道应急水处理设备, 包括初滤 ‑混凝室(1)、 集渣室(2)、 药剂箱(3)和初沉
室(4);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滤 ‑混凝室(1)的壳体(11)上设有进水口(111)、 进药口(112)、 出
渣口(113)和初滤出水口(114), 其中初滤 ‑混凝室的进药口(112)、 出渣口(113)、 初滤出水
口(114)分别通过管道与集渣室(2)、 药剂箱(3)、 初沉室(4)相连; 药剂箱(3)用于向初滤 ‑混
凝室(1)中的混凝区(13)投加混凝药剂; 集渣室(2)用于收集过 滤区(12)过 滤出的滤渣;
所述初滤 ‑混凝室(1)包括壳体(11)、 过滤区(12)、 混凝区(13)、 共用电机(14)和共用转
轴(15); 过滤区(12)设置在混凝 区(13)的上方; 过滤区(12)与混凝区(13)的连接处设置有
过滤刮泥组件; 壳体(11)的内腔转动连接有共用转轴(15); 共用转轴(15)由共用电机(14)
驱动旋转;
所述的过滤刮泥 组件包括过滤盘(121)、 第一刮泥组件(122)和第二刮泥组件(123); 过
滤盘(121)固定在过滤区(12)的底部, 包括滤板(1211)和收泥槽体(1212); 滤板(1211)上设
置有沿滤板(1211)径向设置的收泥缺口; 收泥槽体(1212)设置在滤板(1211)上的收泥缺口
处; 共用转轴(15)穿过过滤盘(121)的中心位置; 收泥槽体(1212)的底 面由滤板(1211)中心
位置向边缘位置的方向上逐渐升高; 收泥槽体(1212)的外端与位于壳体(11)的出渣口
(113)处;
所述第一刮泥组件(122)安装滤板(1211)上, 包括第一刮泥刷(1221); 第一刮泥刷
(1221)的内端固定在共用转轴(15)上; 第一刮泥刷(1221)旋转的情况下, 滤板(1211)的滤
渣被刮入收泥槽体(1212); 第二刮泥组件(123)安装在收泥槽体内部, 通过第二刮泥刷
(1233)往复运动将收泥槽体内的滤渣刮出到集渣室(2)中; 所述的混凝区(13)内设置有多
个搅拌桨(131); 各搅拌桨(131)依次间隔固定在共用转轴(1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河道应急水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泥槽体
(1212)的槽底设有过 滤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河道应急水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泥槽体
(1212)的底面与水平面成5 °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河道应急水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 一刮泥
刷(1221)呈指针 状, 其外端呈圆弧状, 且靠 近滤板的边 缘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河道应急水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刮泥组
件(123)包括刮泥电机(12 31)、 丝杠(12 32)和第二刮泥刷(12 33); 丝杠(12 32)转动连接在收
泥槽体内, 且轴线与收泥槽体的底 面平行; 第二刮泥刷(1233)滑动连接在收泥槽体内; 固定
在第二刮泥刷(1233)上的螺母与丝杠(1232)构成螺旋副; 丝杠(1232)由刮泥电机(12 31)驱
动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河道应急水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初沉室
(4)内依次间隔设置有多块竖直的第一隔板(41); 初沉室(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吸泥管
(42); 第一吸泥管(42)上设置有多个吸泥口; 第一吸泥管(42)的输出口通过负 压泵(545)连
接至污泥室(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河道应急水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超滤室
(5); 所述的超滤室(5)内设置有进水挡板(51)、 超滤盘(52)、 过水管(53)和超滤驱动电机
(57); 所述超 滤室(5)的顶部设置有超 滤进水口; 超 滤进水口与初沉室(4)的输出口连接; 所
述的进水挡板(51)固定在 超滤进水口的下方; 所述的过水管(53)转动连接在 超滤室(5)内;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17077218 U
2并由超滤驱动电机(57)驱动旋转; 多块超滤盘(52)依次间隔固定在过水管(53)的外侧面;
超滤盘(52)的内腔与过 水管(53)内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河道应急水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超滤室
(5)内还设置有盒式吸泥组件(54)和第三吸泥管(55); 所述的盒式吸泥组件(54)包括固定
架(544)、 负压泵(545)和n个刮泥单元; n为超滤盘(52)的数量; 固定架(544)固定在超滤室
(5)的内腔顶部; 刮泥单元包括第三刮泥刷(541)、 安装板(542)和第二吸泥管(543); 间隔设
置的两块安装板(542)的顶端均与固定架(544)固定; 两块安装板(542)分别位于对应的超
滤盘的相反侧; 两个第三刮泥刷(541)分别固定在两块安装板(542)的相对侧面上, 并抵住
超滤盘(52)的两侧面; 两根第二吸泥管(543)分别伸入两个第三刮泥刷(541)内; 第二吸泥
管(543)的侧面上开设有多个吸泥口; 超滤室(5)的内底部设置有多根第三吸泥管(55); 第
三吸泥管(55)上设置有多个吸泥口; 第二吸泥管(543)和第三吸泥管(55)均通过负压泵
(545)连接 至污泥室(7)。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河道应急水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 该新型河道应急
水处理设备还包括消毒室(6); 消毒室(6)的输入口与水管(53)的输出孔连通; 所述的消毒
室(6)内设置有紫外消毒组件(61)和溢流板(62); 竖直设置在溢流板(62)固定在消毒室(6)
内; 紫外消毒组件(61)安装在消毒室(6)的内腔顶部; 消毒室(6) 的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位
于溢流板(62)的相反侧; 紫外消 毒组件(61)包括紫外灯(611)和透明防水套(612); 紫外灯
(611)安装在消毒室(6)的顶部, 且位于 溢流板(62)的正上方; 透明防水套(612)套置在紫外
灯(611)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河道应急水处理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渣室(2)
固定在壳体(11)的外侧面上; 集渣室(2)内放置有可移动渣框(22); 渣框呈圆柱状, 且顶部
的两侧设有弧形把手(21); 集渣室(2)的进料口位置高于可移动渣框(2 2)的顶部边 缘。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17077218 U
3
专利 一种新型河道应急水处理设备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2:1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