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717608.0
(22)申请日 2022.06.23
(71)申请人 中国船舶重 工集团海 装风电股份有
限公司
地址 401122 重庆市北部新区经开园金渝
大道30号
(72)发明人 王豪 罗璐 任悦 朱洪波
(74)专利代理 机构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 合伙) 50222
专利代理师 李兴寰
(51)Int.Cl.
F16F 15/08(2006.01)
F16M 7/00(2006.01)
F03D 7/02(2006.01)
H05K 5/02(2006.01)
(54)发明名称
复合型变 桨柜弹性支撑底座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型变桨柜弹性支撑底
座, 包括底座本体, 所述底座本体贯穿轮毂腹板
后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设置在轮毂腹板上, 所述底
座本体的中心设置有第一螺纹孔, 所述底座本体
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柜体弹性支撑, 所述柜体弹性
支撑通过第一螺杆紧固在第一螺纹孔上, 所述弹
性支撑上设置有柜体支架板, 所述轮毂腹板的一
侧设置有凸台, 所述凸台的中心设置有第三通
孔, 所述第三通孔贯穿轮毂腹板, 所述凸台的台
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螺纹孔, 所述底 座本体通过
第二螺杆紧固连接在第二螺纹孔上。 减少轮毂铸
造过程中毛坯的重量, 减少加工量, 便于控制凸
台到腹板之间的尺寸, 从而保证变桨控制柜柜体
底面到腹板面的距离 。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114893539 A
2022.08.12
CN 114893539 A
1.一种复合型变桨柜弹性支撑底座,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本体 (2) , 所述底座本体 (2)
贯穿轮毂腹板 (1) 后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设置在轮毂腹板 (1) 上, 所述底座本体 (2) 的中心设
置有第一螺纹孔 (21) , 所述底座本体 (2) 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柜体弹性支撑 (3) , 所述柜体弹
性支撑 (3) 通过第一螺杆 (22) 紧固在第一螺纹孔 (21) 上, 所述弹性支撑上设置有柜体支架
板 (4) , 所述轮毂腹板 (1) 的一侧设置有凸台 (11) , 所述凸台 (11) 的中心设置有第三通孔
(111) , 所述第三通孔 (111) 贯穿轮毂腹板 (1) , 所述凸台 (11) 的台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螺纹
孔 (112) , 所述底座本体 (2) 通过第二螺杆 (1 13) 紧固连接在第二螺纹孔 (1 12) 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变桨柜弹性支撑底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本体 (2)
的一端设置有与凸台 (11) 匹配的法兰 (23) , 所述法兰 (23) 上设置有与第二螺纹孔 (112) 相
对应的第二通孔 (231) , 所述第二螺杆 (113) 穿过第二通孔 (231) 后紧固在第二螺纹孔 (112)
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变桨柜 弹性支撑底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 (11) 设置
有多个, 多个凸台 (11) 的表 面齐平, 所述第二螺杆 (113) 与凸台 (11) 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垫
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型变桨柜 弹性支撑底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法兰 (23) 的端
面距离靠近一端的底座本体 (2) 端面的距离为15~6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变桨柜 弹性支撑底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柜体弹性支撑
(3) 包括两块弹性压板 (31) , 两块弹性压板 (31) 重叠设置, 所述柜体支架板 (4) 设置在两块
弹性压板 (31) 之间, 所述弹性板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柜 体支架板 (4) 上设置有与第
一通孔相对应的第四通孔, 所述第一螺杆 (22) 穿过第一通孔和第四通孔后旋拧入第一螺纹
孔 (21)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型变桨柜 弹性支撑底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压板 (31)
的相对面上设置有卡槽, 所述柜 体支架板 (4) 的安装位置上设置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板, 所
述卡板卡合在卡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型变桨柜 弹性支撑底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压板 (31)
为橡胶材 料制成, 所述第一螺杆 (2 2) 与相接处的弹性压 板 (31) 之间设置有第一垫 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变桨柜弹性支撑底座,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本体 (2)
两端的弹性支撑的底面与轮毂腹板 (1) 的距离相同。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893539 A
2复合型变桨柜弹性支撑底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 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变 桨柜弹性支撑底座。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风电行业的不断发展、 对风能利用率的不断提升, 陆上及海上大兆瓦风力发
电机组的应用将越来越多。 由于风轮扫略面积的不断提升, 叶片长度增加, 叶根直径变大,
使得风力发电机组轮毂尺寸也 随之增大。 风力发电机组轮毂作为铸件, 随着轮毂尺寸的增
大, 轮毂铸造尺寸公差也将越来越大。 目前, 风力发电机组设有变桨系统控制柜体, 柜体支
架被夹紧于弹性支撑中间, 风力发电机组轮毂上设有腹板, 腹板上设有凸台, 弹性支撑由螺
栓及垫片压紧于轮毂腹板的凸台上。 由于柜体底面有散热空间需求, 柜体支架距离轮毂腹
板的最小距离必须保证。 轮毂腹板面为铸造面, 铸造面尺寸 公差较大。 轮毂腹板上的凸台表
面为加工面1, 该面的加工基准为加工面2, 因此很难控制轮毂腹板面与凸台表面之间的距
离, 也就是说, 很难 控制坐落于凸台表面上柜体支 架距轮毂腹板面的距离 。
[0003]当前技术背景下, 为了得到该距离, 只能给与过多的铸造毛坯尺寸来弥补出现铸
造下偏差的情况。 这不仅增加了轮毂铸造模具的厚度, 增加了轮毂腹板厚度及加工量, 从而
增加轮毂成本 。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变桨柜体弹性支撑底座, 减少轮毂铸
造过程中毛坯的重量, 减少加工量, 便于控制凸台到腹板之间的尺 寸, 从而保证变桨控制柜
柜体底面到腹板面的距离 。 。
[0005]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型变桨柜弹性
支撑底座, 包括底座本体, 所述底座本体贯穿轮毂腹板后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设置在轮毂腹
板上, 所述底座本体的中心设置有第一螺纹孔, 所述底座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柜体弹性
支撑, 所述柜体弹性支撑通过第一螺杆紧固在第一螺纹孔上, 所述弹性支撑上设置有柜体
支架板, 所述轮毂腹板的一侧设置有凸台, 所述凸台的中心设置有第三通孔, 所述第三通孔
贯穿轮毂腹板, 所述凸台的台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螺纹孔, 所述底座本体通过第二螺杆紧
固连接在第二螺纹孔上。
[0006]进一步, 所述底座本体的一端设置有与凸台匹配 的法兰, 所述法兰上设置有与第
二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 通孔, 所述第二螺杆穿过第二 通孔后紧固在第二螺纹孔上。
[0007]进一步, 所述凸台设置有多个, 多个凸台的表面齐平, 所述第二螺杆与凸台端面之
间设置有第二垫片。
[0008]进一步, 所述法兰的端面距离 靠近一端的底座本体端面的距离为15~60毫米。
[0009]进一步, 所述柜体弹性支撑包括两块弹性压板, 两块弹性压板重叠设置, 所述柜体
支架板设置在两块弹性压板之间, 所述弹性板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柜体支架板上
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四通孔, 所述第一螺杆穿过第一通孔和 第四通孔后旋拧入第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14893539 A
3
专利 复合型变桨柜弹性支撑底座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2:4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