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313696.4
(22)申请日 2022.10.25
(71)申请人 深圳市旗扬特种装备技 术工程有限
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航城街
道三围社区泰华梧桐工业园小雪
(13B) 栋 5层
(72)发明人 黄和平
(74)专利代理 机构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51224
专利代理师 杨国瑞
(51)Int.Cl.
G06Q 10/06(2012.01)
G06Q 50/30(2012.01)
B61L 27/00(2022.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可动态调整运力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
调度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动态调整运力的城市
轨道交通运营调度系统, 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
域。 本发明创造核心提供了一种在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过程中可对载客运力进行灵活调整的调度
方案, 即包括有 运营列车编组、 备用列车编组、 运
营路线轨道、 备用路线轨道、 站台摄像头、 监控服
务器和列车编组调度服务器, 并通过它们的布置
及功能设计, 可以根据采集的现场视频识别得到
在列车编组行驶方向上的当前客流密度, 若所述
当前客流密度超 过第一预设阈值, 则将备用载客
运力添加到运营列车编组上, 而若所述当前客流
密度低于第二预设阈值, 则将过剩载客运力卸载
到备用列车编组上, 进而可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
过程中对 载客运力进行灵活调整, 实现自动调配
载客运力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8页 附图2页
CN 115471137 A
2022.12.13
CN 115471137 A
1.一种可动态调整运力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调度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运营列车
编组(1)、 备用列车编组(2)、 运营路线轨道(3)、 备用路线轨道(4)、 站台摄像头(5)、 监控服
务器(6)和列车编组调度服务器(7), 其中, 所述站台摄像头(5)、 所述监控服务器(6)和所述
列车编组调度服 务器(7)依次通信连接;
所述运营路线轨道(3)布置在包含有运营区间和调度区间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路线
上, 用于供 所述运营列车编组(1)运营 行驶;
所述备用路线轨道(4)布置在所述调度区间, 并通过道岔与所述运营路线轨道(3)进行
线路连接, 用于供所述备用列车编组(2)停靠, 并使所述备用列车编组(2)能够通过所述道
岔行驶到所述 运营路线轨道(3)上且能够退回来;
所述站台摄像头(5)布置在位于所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路线上的乘车站台(100), 用于
在所述运营列车编组(1)停靠所述乘车站台(100)时, 采集用于反映乘客上下车的现场视
频;
所述监控服务器(6), 用于在收到所述现场视频后, 根据所述现场视频识别得到在所述
运营列车编组(1)的行驶方向上的当前客流密度, 并在发现所述当前客流密度超过第一预
设阈值时, 向所述列车编组调 度服务器(7)发送第一监控事件信息, 而在发现所述当前客流
密度低于第二预设阈值时, 向所述列车编组调度服务器(7)发送第二监控事件信息, 其中,
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低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
所述列车编组调度服务器(7), 用于在收到所述第一监控事件信息后, 自动控制所述备
用列车编组(2)从所述备用路线轨道(4)行驶到所述运营路线轨道(3)上, 然后将所述备用
列车编组(2)中的至少一节备用载客车厢(23)作为在用载客车厢(13)转移到所述运营列车
编组(1)中, 最后使所述备用列车编组(2)从所述运营路线轨道(3)上退回所述备用路线轨
道(4), 而在收到所述第二监控事件信息后, 自动控制所述备用列车编组(2)从所述备用路
线轨道(4)行驶到所述运营路线轨道(3)上, 然后将所述运营列车编组(1)中的至少一节在
用载客车厢(13)作为备用载客车厢(23)转移到所述备用列车编组(2)中, 最后使所述备用
列车编组(2)从所述 运营路线轨道(3)上 退回所述备用路线轨道(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 交通运营调度系统, 其特征在于, 根据 所述现场视频
识别得到在所述 运营列车编组(1)的行驶方向上的当前客 流密度, 包括:
根据所述现场视频, 使用多目标跟踪算法跟踪出现在摄像头视野中的各个行人, 得到
行人跟踪结果;
针对所述各个行人, 根据在所述行人跟踪结果中的且对应的运动轨迹, 若判定对应的
运动行为是上车行为, 则将对应行人作为上车行人, 而若判定对应的运动行为是下车行为,
则将对应行 人作为下 车行人;
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得到在所述 运营列车编组(1)的行驶方向上的当前客 流密度TD:
式中, K表示在所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路线上从始发站至当前乘车站的站点总数, k表
示不大于K的正整数, Lup,k表示在从所述始发站起第k乘车站的且针对所述运营列车编组而
识别并统计得到的上车行人总数, Ldown,k表示在从所述始发站 起第k乘车站的且针对所述运
营列车编组而识别并统计得到的下 车行人总数。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5471137 A
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轨道 交通运营调度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目标跟踪算
法采用de epsort目标跟踪算法。
4.根据权利 要求3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调度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deepsort目标
跟踪算法包括有: 针对未匹配的跟踪目标, 根据对应的当前预测 位置判断是否离开摄像头
视野, 若是, 则在下一次位置预测时舍弃该跟踪目标, 否则 在下一次位置预测时依然使用卡
尔曼滤波法预测对应的位置 。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调度系统, 其特征在于, 针对所述各个行
人, 根据在所述行人跟踪 结果中的且对应的运动轨迹, 若判定对应的运动行为是上车行为,
则将对应行人作为上车行人, 而若判定对应的运动行为是下车行为, 则将对应行人作为下
车行人, 包括:
针对所述各个行人, 根据所述行人跟踪结果, 确定出对应的且位于不同视频帧图像中
的行人检测框;
针对所述各个行人, 按照 时间先后顺序依次连接对应的行人检测框中心点, 得到对应
的运动轨 迹;
针对所述各个行人, 以在摄像头视野中位置固定的车门为界, 若对应的运动轨迹的方
向为由外 向内进入所述车门, 则判定对应的运动行为是上车行为, 并将对应行人作为上车
行人, 而若对应的运动轨迹的方向为由内向外走出所述车门, 则判定对应的运动行为是下
车行为, 并将对应行 人作为下 车行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 交通运营调度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营列车编组
(1)包括有沿运营行驶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运营行驶车头(11)、 至少一节在用乘客车厢
(13)和第二运营行驶车头(12), 所述备用列车编组(2)包括有沿上线行驶方向依次连接的
第一调度行驶车头(21)、 至少一节备用载客车厢(23)和第二调度行驶车头(22), 其中, 所述
上线行驶方向是指将所述备用列车编组(2)经过道岔行驶到所述运营路线轨道(3)上的方
向;
所述第一运营行驶车头(11)、 所述第二运营行驶车头(12)、 所述第一调度行驶车头
(21)和所述第二调度行驶车头(22)均配置有受控于所述列车编组调度服务器(7)的动力装
置;
所述第一运营行驶车头(11)与所述在用乘客车厢(13)、 相邻的两个所述在用乘客车厢
(13)、 所述在用乘客车厢(13)与所述第二运营行驶车头(12)、 所述第一调度行驶车头(21)
与所述备用载客车厢(23)、 相邻的两个所述备用载客车厢(23)和所述备用载客车厢(23)与
所述第二调度行驶车头(2 2)均通过受控于所述列车编组调度服 务器的车钩装置连接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调度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乘车站台
(100)位于所述调度区间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 交通运营调度系统,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调度区间铺
设有供所述运营列车编组(1)分时双向运营行驶的两条所述运营路线轨道(3)时, 所述备用
路线轨道(4)铺设在两条所述运营路线轨道(3)之间, 并使所述备用路线轨道(4)的一端通
过一道岔与其中一条所述运营路线轨道(3)进行线路连接, 以及使 所述备用路线轨道(4)的
另一端通过另一道岔与其中另一条 所述运营路线轨道(3)进行线路连接 。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轨道 交通运营调度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通信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5471137 A
3
专利 一种可动态调整运力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调度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4:5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