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120338.1
(22)申请日 2022.09.15
(71)申请人 苏州云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群星
一路1号辰雷 科技园1幢316室
(72)发明人 尤伟 黄亮
(74)专利代理 机构 深圳市宾亚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 4459
专利代理师 刘雷雷
(51)Int.Cl.
H04N 5/232(2006.01)
H04N 5/225(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摄像头模块调焦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摄像头
模块调焦装置, 包括主体搭载机构、 机械辅助调
焦机构、 组合安置机构和内构加固机构, 所述主
体搭载机构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机械辅助调焦机
构, 且机械辅助调焦机构顶端设置有组合安置机
构, 所述组合安置机构的四周内部设置有内构加
固机构。 该基于机器视觉的摄像头模块调焦装
置, 通过镜头模块将检测图像采集, 通过机器视
觉系统将被摄取目标配合连接的图像采集卡转
换成图像信号机械, 由连接搭载有图像处理系统
程序的处理器进行处理分析, 再由线路连接基板
对控制芯片和连接的音圈马达操控, 形成镜头模
块调焦, 实现整个模组自动化调节, 让摄像头在
使用中对环境的监测或产品检测等方面具备自
我调节作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CN 115499587 A
2022.12.20
CN 115499587 A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摄像头模块调焦装置, 包括主体搭载机构(1)、 机械辅助调焦机
构(2)、 组合安置机构(3)和内构加固机构(4),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搭载机构(1)的顶端中
部设置有机械辅助调焦机构(2), 且机械辅助调焦机构(2)顶端设置有组合安置机构(3), 所
述组合安置机构(3)的四周内部设置有内构加固机构(4), 所述机械辅助调焦机构(2)包括
电圈框架(201)、 音圈马达(2 02)、 控制芯片(203)、 插口引脚(204)和感光芯片(205), 且电圈
框架(201)的内部中端设置有音圈马达(202), 所述音圈马达(202)的低端左侧设置有控制
芯片(203), 且控制芯片(203)的底端设置有插口引脚(204), 所述插口引脚(204)的下方设
置有感光芯片(20 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摄像头模块调焦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控制芯片(203)与音圈马达(202)之间为固定连接, 且控制芯片(203)、 感光芯片(205)与主
体搭载机构(1)之间相连接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摄像头模块调焦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主体搭载机构(1)包括线路连接基板(101)、 连接端口(102)、 导线布(103)、 安置框架(104)、
滤光片(105)和安置螺丝(106), 且线路连接基板(101)的顶端一侧设置有连接端口(102),
所述连接端口(102)的一端连接有导线布(103), 且线路连接基板(101)的上方设置有安置
框架(104), 所述安置框架(104)的上方设置有滤光片(105), 且安置框架(104)的两侧分布
有安置螺丝(1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摄像头模块调焦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线路连接基板(101)、 导线布(103)与连接端口(102)之间相连接, 且安置框架(104)与滤光
片(105)之间相卡 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摄像头模块调焦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安置框架(104)通过安置螺丝(106)与线路连接基板(101)构成可拆卸结构, 且安置框架
(104)与机 械辅助调焦机构(2)之间相卡 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摄像头模块调焦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组合安置机构(3)包括镜头(301)、 镜头模块(302)、 保护盖(303)、 卡扣座(304)、 衔接座
(305)和扣槽(306), 且镜头(301)的下方设置有镜头模块(302), 所述镜头(301)的上方设置
有保护盖(303), 且镜头模块(302)的顶端四周设置有卡扣 座(304), 所述卡扣 座(304)的下
方设置有衔接座(3 05), 且衔接座(3 05)的四周内壁 开设有扣槽(3 0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摄像头模块调焦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镜头(301)与镜头模块(302)、 卡扣座(304)之间为固定连接, 且镜头(301)、 镜头模块(302)
通过卡扣座(3 04)与衔接座(3 05)构成卡扣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摄像头模块调焦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内构加固机构(4)包括防护外层(401)、 隔热层(402)、 聚四氟乙烯层(403)和防护内圈
(404), 且防护外层(401)的四周内壁贴合有隔热层(402), 所述隔热层(402)的四周内壁贴
合有聚四氟乙烯层(40 3), 所述聚四氟乙烯层(40 3)的四周内壁设置有防护内圈(40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摄像头模块调焦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隔热层(402)与防护外层(401)、 聚四氟乙烯层(403)之间为固定连接, 且防护外层(401)、 防
护内圈(404)沿着聚四氟乙烯层(40 3)四周内外壁均匀分布。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499587 A
2一种基于机 器视觉的摄像头模块调焦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摄 像头技术领域, 具体为 一种基于 机器视觉的摄像头模块调焦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摄像头又称为电脑相机、 电脑眼、 电子眼等, 是一种视频输入设备, 根据应用场合
的不同, 其分类也不同, 而摄像头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依靠摄像头模块完成, 通过镜头将外
来光学信号配合内部组件转换成图像传输的作用, 且使用者可在进行摄像头模块使用中他
用过控制芯片达到对镜头的调焦过程, 而机器视觉则是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发展的一个分
支, 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
[0003]市场上的摄像头模组在使用中, 其大部分摄像头模组本身依然需要依靠人工操作
控制进行, 其用于产品线上的大部分检测也是通过人为操作控制摄像头进行外观检测过
程, 而小部分自动检测模块配合镜头检测却 不具备有效的调教功 能, 容易出现未调焦而导
致的产品检测本身 出现问题等现象, 影响检测环节的生产和作业过程, 为此, 我们提出一种
基于机器视觉的摄像头模块调焦装置 。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摄像头模块调焦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
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摄像头模组在使用中, 其大部 分摄像头模组本身依然需要依靠人
工操作控制进 行, 其用于产品线 上的大部 分检测也是通过人为操作控制摄像头进 行外观检
测过程, 而小部分自动检测模块配合镜头检测却 不具备有效的调教功 能, 容易出现未调焦
而导致的产品检测本身出现问题等现象, 影响检测环 节的生产和作业过程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摄像头模块调
焦装置, 包括主体搭载机构、 机械辅助调焦机构、 组合安置机构和内构加固机构, 所述主体
搭载机构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机械辅助调焦机构, 且机械辅助调焦机构顶端设置有组合安置
机构, 所述组合安置机构的四周内部设置有内构加固机构, 所述机械辅助调焦机构包括电
圈框架、 音圈马达、 控制芯片、 插口引脚和感光芯片, 且电圈框架的内部中端设置有音圈马
达, 所述音圈马达的低端左侧设置有控制芯片, 且控制芯片的底端设置有插口引脚, 所述插
口引脚的下 方设置有感光芯片。
[0006]进一步的, 所述控制芯片与音圈马达之间为固定连接, 且控制芯片、 感光芯片与主
体搭载机构之间相连接 。
[0007]进一步的, 所述主体搭载机构包括线路连接基板、 连接端口、 导线布、 安置框架、 滤
光片和安置螺丝, 且线路连接基板的顶端一侧设置有连接端口, 所述连接端口的一端连接
有导线布, 且线路连接基板的上方设置有安置框架, 所述安置框架的上方设置有 滤光片, 且
安置框架的两侧分布有安置 螺丝。
[0008]进一步的, 所述线路连接基板、 导线布与连接端口之间相连接, 且安置框架与滤光
片之间相卡 合。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15499587 A
3
专利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摄像头模块调焦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4 00:48:0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