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139162.4
(22)申请日 2022.09.19
(71)申请人 浙江大学
地址 310058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
路866号
(72)发明人 翟云楚 王飞
(74)专利代理 机构 杭州信与义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33450
专利代理师 马育妙
(51)Int.Cl.
G01N 21/39(2006.01)
G01N 21/3504(2014.01)
G01N 21/01(2006.01)
(54)发明名称
湍流燃烧场三维温度、 气体浓度、 颗粒浓度
分布测量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湍流燃烧场三维温度、 气
体浓度、 颗粒浓度分布测量系统, 包括: H2O激光
器, 发出两条H2O分子红外吸收谱线; CO2激光器,
发出CO2分子红外吸收谱线; 分束器, 令吸收谱线
分成多路在待测燃烧场内呈网格分布的激光光
束; 光电探测器, 设置于待测燃烧场周围, 用于接
收所述激光光束; 移动平台, 驱动分束器与光电
探测器移动; 上位机系统, 通过代数迭代的方式
得到二维平面内每一个网格的温度, CO2气体浓
度和颗粒浓度; 然后通过多个二维平 面重构得到
待测燃烧场的三维温度、 CO2气体浓度和颗粒浓
度。 本发明对湍流燃烧场的三维温度、 CO2气体浓
度和颗粒浓度进行同时在线重建, 具有非侵入、
响应快、 灵敏度高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2页
CN 115452768 A
2022.12.09
CN 115452768 A
1.湍流燃烧场三维温度、 气体浓度、 颗粒浓度分布测量系统,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H2O激光器, 用于发出两条H2O分子红外吸 收谱线;
CO2激光器, 用于发出CO2分子红外吸 收谱线;
分束器, 令H2O分子红外吸收谱线或CO2分子红外吸收谱线分别分成多路在待测燃烧场
的某二维平面内呈网格分布的激光 光束;
光电探测器, 设置 于待测燃烧场周围, 用于 接收所述激光 光束;
移动平台, 驱动分束器与光电探测器沿垂直于所述 二维平面的方向移动;
上位机系统, 求解二维平面内每一激光光束上的温度, CO2气体浓度和颗 粒浓度, 通过代
数迭代的方 式得到二维平面内每一个网格的温度, CO2气体浓度和颗粒浓度; 然后通过多个
二维平面重构得到待测燃烧场的三维温度、 CO2气体浓度和颗粒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湍流燃烧场三维温度、 气体浓度、 颗粒浓度分布测量系统, 其
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的求 解过程如下:
构建谱线强度与温度的关系式:
其中, k为玻尔兹曼常数, h为普朗克常数, c为光速, S(T0)表示气体吸收谱线在参考温度
T0下的谱线强度, E ″表示跃迁频率v0处的低态跃迁能, Q(T)表示吸收气体在温度T下的配分
函数, Q(T0)表示吸收气体在参 考温度T0下的配分函数;
所述配分函数为:
Q(T)=a+bT+cT2+dT3
其中, a, b, c, d为配分函数的三阶多 项式系数;
扫描两条H2O分子红外吸 收谱线v1和v2时, 可以求得温度:
其中, S(T)v1为H2O的v1吸收谱线在温度T下的谱线强度, S(T)v2为H2O的v2吸收谱线在温
度T下的谱线强度, S(T0)v1为H2O的v1吸收谱线在参考温度T0下的谱线强度, S(T0)v2为H2O的v2
吸收谱线在参 考温度T0下的谱线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湍流燃烧场三维温度、 气体浓度、 颗粒浓度分布测量系统, 其
特征在于, 所述CO2气体浓度的求 解过程如下:
构建光线投射强度公式:
其中, I0表示入射激光强度, It表示出射激光强度, L表示光程, αabs表示气体 吸收系数,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452768 A
2κext表示颗粒消光系数, Ef1ame表示火焰辐射强度, P表示气压, Xabs表示吸收气体的浓度,
表示气体吸收谱线的线型函数, S(T)表 示气体吸收谱线在温度T下的谱线强度; 线型函数
在整个光谱范围内的积分值 为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湍流燃烧场三维温度、 气体浓度、 颗粒浓度分布测量系统, 其
特征在于, 所述颗粒浓度的求 解过程如下:
其中, fv为颗粒浓度; λ为激光入射波长, m为负折 射率; κabs为颗粒的吸 收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湍流燃烧场三维温度、 气体浓度、 颗粒浓度分布测量系统, 其
特征在于, 气体吸 收系数的代数迭代过程如下:
第j条光束穿过第i个 网格的光程记作Li,j, 求解方程A=∑αabsL, 那么第j条光束穿过整
个待测区域的投影吸光度Avm,j表示为:
其中, 下标vm表示波长为vm的光束, αi表示单个网格内的单位长度吸光度, 在迭代算法
中, 第K次迭代的每 个网格内的单位长度吸光度表示 为:
迭代过程 通过两次相邻迭代过程αvm,i的差值小于 ε停止, 表示 为如下公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湍流燃烧场三维温度、 气体浓度、 颗粒浓度分布测量系统, 其
特征在于, 所述分束器前设置有时分复用器, 所述时分复用器在时序上交替输出所述H2O分
子红外吸 收谱线和CO2分子红外吸 收谱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湍流燃烧场三维温度、 气体浓度、 颗粒浓度分布测量系统, 其
特征在于, 所述分束器的输出端设置有激光准直器, 所述激光准直器用于对分束后的激光
光束进行准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湍流燃烧场三维温度、 气体浓度、 颗粒浓度分布测量系统, 其
特征在于, 所述 光电探测器和/或激光 准直器外设置有隔热套 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湍流燃烧场三维温度、 气体浓度、 颗粒浓度分布测量系统, 其
特征在于, 所述上位机系统包括数据采集 卡和计算机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452768 A
3
专利 湍流燃烧场三维温度、气体浓度、颗粒浓度分布测量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6:06:2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