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19723.6 (22)申请日 2022.08.02 (71)申请人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山区西丽大 学城清华校区 (72)发明人 连丽津 雷正扬 何倩 李方 秦培武 (74)专利代理 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 4205 专利代理师 周翀 (51)Int.Cl. G02B 21/24(2006.01) G02B 21/06(2006.01) G02B 21/08(2006.01) G01N 21/64(2006.01)G01N 21/01(2006.01) (54)发明名称 自动对焦系统、 显微成像系统及自动对焦方 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对焦系统、 显微 成像 系统及自动对焦方法, 包括: 第一光源, 用于发射 第一光信号; 第一分色镜, 与第一光源耦合连接, 用于透射第一光信号; 物镜, 与第一分色镜耦合 连接, 用于将第一光信号会聚在待测样本上; 其 中, 待测样 本用于根据第一光信号生成反射光信 号; 物镜还用于将反射光信号传输给第一分色 镜; 第一成像模块, 与第一 分色镜耦合连接, 用于 接收反射光信号, 并根据反射光信号生成第一图 像信号; 控制模块, 与第一成像模块连接, 用于根 据第一成像模块生成目标距离; 调节模块, 分别 与控制模块、 物镜连接, 用于根据目标距离调节 物镜与待测样本的原始距离。 本发 明的自动对焦 系统能够提高成像速度, 并且保证较好的成像质 量。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9页 附图3页 CN 115453736 A 2022.12.09 CN 115453736 A 1.自动对焦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对焦系统用于自动调节物镜与待测样本的原 始距离, 以使所述物镜将第一 光信号会聚至待测样本, 所述自动对焦系统包括: 第一光源, 所述第一 光源用于发射所述第一 光信号; 第一分色镜, 所述第一分色镜与所述第一光源耦合连接, 所述第一分色镜用于透射所 述第一光信号; 物镜, 所述物镜与所述第一分色镜耦合连接, 所述物镜用于将所述第一光信号会聚在 待测样本上; 其中, 所述待测样本用于对所述第一光信号进行反射, 以生成反射光信号; 所 述物镜还用于 收集所述反射光信号, 并传输给所述第一分色镜; 所述第一分色镜还用于反 射所述反射 光信号; 第一成像模块, 所述第一成像模块与所述第一分色镜耦合连接, 所述第一成像模块用 于接收所述反射 光信号, 并根据所述反射 光信号生成第一图像信号; 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成像模块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 成像模块 生成目标距离; 调节模块, 所述调节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物镜连接, 所述调节模块用于根据 所述目标距离调节所述物镜与所述待测样本的原 始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对焦系统, 其特 征在于, 还 包括: 第一狭缝, 所述第一狭缝与所述第一光源耦合连接, 所述第一狭缝用于调节所述第一 光信号的光斑大小; 第一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一狭缝耦合连接, 所述第一透镜用于对所述第一光 信号进行准 直会聚; 第二透镜, 所述第二透镜与所第一透镜耦合连接, 所述第二透镜用于对所述第一光信 号进准直会聚。 3.显微成像系统,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对焦系统; 照明模块, 所述照明模块用于生成第一激光信号; 全反射棱镜, 所述全反射棱镜与所述照明模块耦合连接, 所述全反射棱镜用于接收所 述第一激光信号, 并根据所述第一激光信号生成第二激光信号; 所述待测样本根据所述第 二激光信号产生全反射, 并生成相应的荧 光信号; 第二成像模块, 所述成像模块用于接收经过所述物镜收集的荧光信号, 所述成像模块 还用于根据所述荧光信号生成第二图像信号; 其中, 所述第二图像信号用于表征所述待测 样本的成像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微成像系统,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照明模块包括: 第二光源, 所述第二 光源用于生成第二 光信号; 第三光源, 所述第三 光源用于生成第三 光信号; 第二分色镜, 所述第二分色镜用于将所述第二光信号、 所述第三光信号进行合束, 以生 成第一激光信号; 光路调节件, 所述光路调节件与所述第二分色镜耦合连接, 所述光路调节件用于对所 述第一激光信号的入射角度进 行调节, 以使 所述第一激光信号以预设角度入射至所述全反 射棱镜;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5453736 A 2第三透镜, 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光路调节件耦合连接, 所述第三透镜用于将所述第一 激光信号会聚至所述全反射 棱镜。 5.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显微成像系统,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照明模块还 包括: 半波片, 所述半波片与所述第二分 色镜耦合连接; 偏振分光 棱镜, 所述偏振分光 棱镜与所述半波片耦合连接; 其中, 所述半波片、 所述偏振分光棱镜均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激光信号的偏振态以及光 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微成像系统,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第二成像模块包括: 第三分色镜, 所述第三分色镜与所述物镜耦合连接, 所述第三分色镜用于透射所述荧 光信号; 滤波单元, 所述滤波单元与所述第三分色镜耦合连接, 所述滤波单元用于对所述荧光 信号进行 滤波; 第四透镜, 所述第四透镜与所述滤波单元耦合连接, 所述第 四透镜用于对所述荧光信 号进行会聚; 图像传感器, 所述图像传感器用于接收经过会聚的所述荧光信号, 以生成所述第二图 像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微成像系统,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第二成像模块还 包括: 第二狭缝, 所述第二狭缝与所述第三分色镜耦合连接, 所述第二狭缝用于调节所述荧 光信号的光斑大小; 第五透镜, 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二狭缝耦合连接, 所述第五透镜用于将所述荧光信 号会聚至所述滤波单 元。 8.根据权利要求7 所述的显微成像系统,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滤波单 元包括: 第四分色镜, 所述第四分色镜与所第五透镜耦合连接, 所述第 四分色镜用于对所述荧 光信号进行分 色, 以形成至少一路子荧 光信号; 至少一个滤波片, 所述滤波片与所述第 四分色镜耦合连接, 所述滤波片用于对所述子 荧光信号进行 滤波, 以形成滤波信号; 第五分色镜, 所述第五分色镜与所述滤波片耦合连接, 所述第五分色镜用于对所述子 荧光信号进行合束。 9.自动对焦方法, 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对焦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反射 光信号的第一图像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信号得到目标距离; 根据所述目标距离调节所述物镜与所述待测样本的原 始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对焦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获取所述反射光信号的 第一图像信号之前, 所述方法还 包括: 根据预设距离调节所述物镜与所述待测样本的原 始距离, 得到对应的样本图像; 对所述样本图像进行信息提取, 得到图像信息; 将所述图像信息 输入至预设的原 始图像模型进行距离预测, 得到训练距离; 根据所述训练距离和所述预设距离对所述原始图像模型进行参数调 整, 得到目标图像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5453736 A 3
专利 自动对焦系统、显微成像系统及自动对焦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6:06:54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594.8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3620.1-2016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pdf
GM-T 0002-2012 SM4分组密码算法.pdf
T-CSAE 171—2020 汽车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胶接性能测试方法 复合材料-金属材料.pdf
GB-T 26603-2011 N,N-二甲基苯胺.pdf
JR-T 0099-2012 证券期货业信息系统运维管理规范.pdf
GB-T 15780-1995 竹材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方法.pdf
GB-T 41997.3-2022 机械电气安全 基于视觉的电敏保护设备 第3部分:采用立体视觉保护器件特殊要求.pdf
GM-T 0107-2021 智能IC卡密钥管理系统基本技术要求.pdf
IIS服务器安全配置基线.doc
GB-T 20004.2-2018 团体标准化 第2部分:良好行为评价指南.pdf
DB11-T 715-2018 公共汽电车场站功能设计要求 北京市.pdf
GB-T 4423-2020 铜及铜合金拉制棒.pdf
GB-T 9567-2016 工业用三聚氰胺.pdf
CISA考试复习手册第26版(中文版).pdf
GB-T 3411.1-2009 大坝监测仪器 孔隙水压力计 第1部分:振弦式孔隙水压力计.pdf
SN-T 1657.1-2007 进出口电动工具检验规程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GM-T 0057-2018 基于IBC技术的身份鉴别规范.pdf
T-CES 117—2022 退役动力电池成组及评价分级技术规范.pdf
GB-T 9634.8-2018 铁氧体磁心 表面缺陷极限导则 第8部分:PQ型磁心.pdf
GB-T 41806-2022 信息安全技术 基因识别数据安全要求.pdf
交流群
-->
1
/
3
16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594.8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