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169620.9 (22)申请日 2022.09.26 (71)申请人 湖南科天健 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 沙市岳麓区长 沙高 新开发区麓枫路69号金瑞创业基地2 楼2009房 (72)发明人 张湘雄 谭兆 刘小舟 曹动 何江 胡新洲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美智年 华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 合伙) 11846 专利代理师 梁忠益 李晨露 (51)Int.Cl. G01N 21/88(2006.01) G01N 21/01(2006.01) G01N 35/00(2006.01)G01B 11/24(2006.01) G01B 11/26(2006.01) F16L 55/30(2006.01) F16L 55/32(2006.01) F16L 101/30(2006.01) (54)发明名称 自稳定的管道内壁检测机 器人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稳定的管道内壁检测机 器人, 包括走行组件、 检测主体组件, 走行组件包 括走行筒状壳体, 检测主体组件包括检测筒状外 壳, 检测筒状外壳内具有倾角传感器模块以及角 位移矫正组件, 角位移矫正组件包括与检测筒状 外壳固定连接的第一回转电机以及摩擦轮, 摩擦 轮与至少部分地穿过检测筒状外壳与走行筒状 壳体的内壁抵触, 倾角传感器模块能够检测检测 主体组件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自转角度, 第一回 转电机能够被根据倾角传感器模块检测的自转 角度控制运转 以通过驱动摩擦轮的回转消除检 测主体组件的自转角度。 本发明使检测主体组件 恢复至原来的角度状态也即实现了自稳定, 进而 实现检测主体组件的周向角度精 准定位, 提高检 测精度。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3页 CN 115356349 A 2022.11.18 CN 115356349 A 1.一种自稳定的管道内壁检测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包括走行组件 (1) 以及检测主体组 件 (2) , 其中, 所述走行组件 (1) 包括走行筒状壳体 (11) , 所述检测 主体组件 (2) 包括检测 筒 状外壳 (21) , 所述检测筒状外壳 (21) 的两端通过轴承 (3) 可旋转地架设于所述走行筒状壳 体 (11) 内, 所述检测筒状外壳 (21) 内具有倾角传感器模块 (41) 以及角位移矫正组件, 所述 角位移矫正组件包括与所述检测筒状外壳 (21) 固定连接的第一回转电机 (421) 以及与所述 第一回转电机 (421) 的回转轴套装的摩擦轮 (422) , 所述摩擦轮 (422) 与至少部分地穿过所 述检测筒状外壳 (21) 与所述走行筒状壳体 (11) 的内壁抵触, 所述倾角传感器模块 (4 1) 能够 检测所述检测主体组件 (2) 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自转角度, 所述第一回转电机 (421) 能够被 根据所述倾角传感器模块 (41) 检测的所述自转角度控制运转以通过驱动所述摩 擦轮 (422) 的回转消除所述检测主体组件 (2) 的所述自转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稳定的管道内壁检测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筒状外 壳 (21) 内的底部区域设有配重平板 (22) , 所述倾角传感器模块 (41) 组装于所述配重平板 (22) 的顶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稳定的管道内壁检测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筒状外 壳 (21) 的一端 连接有检测相机组件 (51) , 所述检测筒状外壳 (21) 的另一端 连接有激光测距 反射板 (521) , 所述检测相机组件 (51) 的下方连接有第一配重块 (53) , 和/或, 所述激光测距 反射板 (521) 的下 方连接有第二配重块 (54)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稳定的管道内壁检测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配重块 (53) 通过第一软绳索 (55) 与所述检测相机组件 (51) 连接; 和/或, 所述第二配重块 (54) 通过 第二软绳索 (5 6) 与所述激光测距反射板 (521) 连接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稳定的管道内壁检测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走行筒状壳 体 (11) 的外侧连接有至少三个走行支架 (12) , 每个所述走行支架 (12) 上沿其长度方向皆间 隔设置有至少两个能够被驱动运行的走行轮 (13) , 至少三个所述走行支架 (12) 环绕所述走 行筒状壳体 (1 1) 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稳定的管道内壁检测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走行支架 (12) 包括顺次铰接的第一支架段 (121) 、 第二支架段 (122) 以及第三支架段 (123) , 其中, 每 个所述走行支架 (12) 分别具有的第一支架段 (121) 的自由端共同铰接于第一环体 (141) , 每 个所述走行支架 (12) 分别具有的第三支架段 (123) 的自由端共同铰接于第二环体 (142) , 所 述第一环体 (141) 以及所述第二环体 (142) 分别可拆卸地套装于所述走行筒状壳体 (11) 的 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稳定的管道内壁检测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走行筒状壳 体 (11) 的外周壁上还套装有直径调节结构, 所述直径调节结构在所述走行筒状壳体 (11) 的 轴向位置可以被调整, 以带动至少三个所述第二支架段 (122) 沿着所述走行筒状壳体 (11) 的径向向内或者向外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稳定的管道内壁检测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径调节结 构包括套装于所述走行筒状壳体 (11) 的外周壁上的第一套环 (1431) 、 第二套环 (1432) 、 螺 旋弹簧 (1433) , 所述螺旋弹簧 (1433) 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环 (1431) 与所述第二套环 (1432) 之 间, 所述第一套环 (1431) 与所述第二套环 (1432) 皆间隙套装于所述走行筒状壳体 (11) 的外 周壁上, 所述第一套环 (1431) 上具有沿其径向延伸的多个调节 导杆 (144) , 每个所述调节 导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356349 A 2杆 (144) 分别对应所述第二支架段 (122) 形成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支架段 (122) 沿所述走行 筒状壳体 (11) 的轴向移动, 所述第二套环 (1432) 通过快拧螺钉 (6) 与所述走行筒状壳体 (11) 固定连接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稳定的管道内壁检测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支架段 (122) 上具有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柱 (1221) , 每个支撑柱 (1221) 皆垂直于所述走行筒状壳 体 (11) 的轴向, 且每个所述支撑柱 (1221) 上皆套装于滚轮 (1222) , 所述调节导杆 (144) 的自 由端插装于两个所述支撑柱 (12 21) 上分别套装的所述滚轮 (12 22) 形成的间隙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稳定的管道内壁检测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走行筒状 壳体 (11) 的第一端的直径大于第二端的直径, 所述检测筒状外壳 (21) 的第一端的直径大于 第二端的直径, 所述检测筒状外壳 (21) 的第二端能够经由所述走行筒状壳体 (11) 的第一端 组装至所述走行筒状壳体 (11) 的第二端, 且所述检测筒状外壳 (21) 与所述走行筒状壳体 (11) 之间具有轴向位移限制部件 (7)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356349 A 3
专利 自稳定的管道内壁检测机器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6:06:54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607.0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38318-2019 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评估指南.pdf
信通院 白皮书-移动应用-App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白皮书-1225.pdf
GB-T 40682-2021 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安全 IACS服务提供商的安全程序要求 IEC 62443-2-4-2015.pdf
GB-T 3410.2-2008 大坝监测仪器 测缝计 第2部分:振弦式测缝计.pdf
T-CES 144—2022 变压器类产品用频域介电谱测试仪 校验导则.pdf
GB-T 33574-2017 集装箱生产序列号编码.pdf
DB21-T 3728.2—2023 信息技术 初级职业技能人员能力评价要求 第2部分:软件开发 辽宁省.pdf
T-GDPIA 11—2020 数字化工厂 改性塑料制造 功能架构.pdf
DB11-T 1855-2021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验收技术规范 北京市.pdf
GB 42250-2022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专用产品安全技术要求.pdf
T-SDAS 218—2021 水利工程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pdf
GB-T 51314-2018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行维护标准.pdf
GM-T 0098-2020 基于IP网络的加密语音通信密码技术规范.pdf
GB-T 29873-2013 能源计量数据公共平台数据传输协议.pdf
T-CCPEF 067—2020 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评定标准.pdf
ISO 11515 2022 Gas cylinders — Refillable composite reinforced tubes of water capacity between 450 l and 3000 l —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testing.pdf
DL-T 2021-2019 抽水蓄能机组设备监造导则.pdf
T-BSIA 002—2023 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规范.pdf
GB-T 29076-2021 航天产品质量问题归零实施要求.pdf
GB-T 42659-2023 表面化学分析 扫描探针显微术 采用扫描探针显微镜测定几何量:测量系统校准.pdf
交流群
-->
1
/
3
13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607.0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