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399915.0
(22)申请日 2022.06.07
(73)专利权人 苏州安智无线电能传输 研究院有
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
福聚路66号7幢2层
(72)发明人 徐喜红 杨华 吴天龙
(74)专利代理 机构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专利代理师 杜丹盛
(51)Int.Cl.
H01R 13/40(2006.01)
H01R 13/5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分体式无线 充电控制盒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无线充电控
制盒, 其将接收端和控制端分体设置, 使得无需
占用整块体积, 可 以根据车体结构合理布置, 降
低了设计和制作成本。 其包括: 接收端组件; 控制
端组件; 以及 小电流连接线、 大电流连接线; 所述
接收端组件包括第一上壳、 第一下壳以及内部的
电磁线圈组件和器件,所述接收端组件的第一上
壳的上表 面设置有外凸的第一大电流插件、 第一
小电流插件; 所述控制端组件包括第二上壳、 第
二下壳以及内部的PCBA板、 水冷组件, 所述水冷
组件置于第一上壳、 第二下壳之间的位置, 所述
PCBA板的表面贴合所述水冷组件布置 。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7562884 U
2022.10.11
CN 217562884 U
1.一种分体式无线 充电控制盒, 其特 征在于, 其包括:
接收端组件;
控制端组件;
以及小电流连接线、 大电流连接线;
所述接收端组件包括第一上壳、 第一下壳以及内部的 电磁线圈组件和器件,所述接收
端组件的第一上壳的上表面设置有外凸的第一大电流插 件、 第一小电流插 件;
所述控制端组件包括第二上壳、 第二下壳以及内部的PCBA板、 水冷组件, 所述水冷组件
置于第一上壳、 第二下壳之 间的位置, 所述P CBA板的表 面贴合所述水冷组件布置, 所述第二
上壳、 第二下壳、 水冷组件 所组成的整体外壳设置有外凸的第二大电流插件、 第二小电流插
件、 第三小电流插件、 第三大电流插件, 对应的电流插件的内侧分别连接所述P CBA板的对应
引脚;
所述小电流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小电流插 件、 第二小电流插 件;
所述大电流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大电流插 件、 第二大电流插 件;
所述第三大电流插件为对接电池包电流输入的电流输出端, 所述第 三小电流插件为连
接电池包电量反馈的数据传输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无线充电控制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体外壳的长度
方向一端设置有外凸的第二大电流插件、 第二小电流插件、 第三小电流插件, 所述整体外壳
的长度方向一端设置有外凸的第三大电流插 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无线充电控制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冷组件为铝壳
结构、 其包括有封闭水腔, 所述封闭水腔设置有外凸的两路接水口, 接水口一路为进水 口、
一路为出 水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无线充电控制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端组件的壳
体外周设置有第一侧凸定位块, 所述第一侧凸定位块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 紧固件将贯穿
第一定位 孔后将接收端组件固装在车体的设计位置 。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无线充电控制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端组件的整
体外壳的外周设置有第二侧凸定位块, 所述第二侧凸定位块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 紧固件
将贯穿第二定位 孔后将控制端组件固装在车体的设计位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562884 U
2一种分体式无 线充电控制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的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分体式无线充电控
制盒。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新能源汽车, 其在电池包组件外设置有无线充电控制盒, 通过无线电源发
射部分、 无线充电控制盒将电力充入电池包内, 现有的无线充电控制盒内部集成有接 收端
和控制部件, 使得无线充电控制盒的占用体积 较大, 伴随着新能源汽 车电池包体积的增大,
如何放置一体的无线充电控制盒是需要设计人员通过复杂设计来完成的工作, 由于无线充
电盒的体积大, 进 而使得新能源 汽车的空间设计成本高, 且整车的制作成本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无线充电控制盒, 其将接收端和控
制端分体设置, 使得无需占用整块体积, 可以根据车体结构合理布置, 降低了设计和制作成
本。
[0004]一种分体式无线 充电控制盒, 其特 征在于, 其包括:
[0005]接收端组件;
[0006]控制端组件;
[0007]以及小电流连接线、 大电流连接线;
[0008]所述接收端组件包括第一上壳、 第一下壳以及内部 的电磁线圈组件和器件,所述
接收端组件的第一上壳的上表面设置有外凸的第一大电流插 件、 第一小电流插 件;
[0009]所述控制端组件包括第二上壳、 第二下壳以及内部的PCBA板、 水冷组件, 所述水冷
组件置于第一上壳、 第二下壳之 间的位置, 所述P CBA板的表 面贴合所述水冷组件布置, 所述
第二上壳、 第二下壳、 水冷组件所组成的整体外壳设置有外凸的第二大电流插件、 第二小电
流插件、 第三小电流插件、 第三大电流插件, 对应的电流插件的内侧分别连接所述P CBA板的
对应引脚;
[0010]所述小电流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小电流插 件、 第二小电流插 件;
[0011]所述大电流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大电流插 件、 第二大电流插 件;
[0012]所述第三大电流插件为对接电池包电流输入的电流输出端, 所述第三小电流插件
为连接电池 包电量反馈的数据传输端。
[0013]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0014]所述整体外壳的长度方向一端设置有外凸的第二大电流插件、 第二小电流插件、
第三小电流插件, 所述整体外壳的长度方向一端设置有外凸的第三大电流插件, 其为防错
设计, 使得电流输出端和输入端不 易混淆;
[0015]所述水冷组件为铝壳结构、 其包括有封闭水腔, 所述封闭水腔设置有外凸的两路
接水口, 接水口一路为进水口、 一路为出 水口, 确保水冷持续可靠进行;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7562884 U
3
专利 一种分体式无线充电控制盒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8:24:3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