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271 128.6
(22)申请日 2021.12.23
(73)专利权人 湖北海特新材 料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37000 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关刀镇
关刀村四组 (关刀工业园)
(72)发明人 潘天亮 李勇 卢卫华
(74)专利代理 机构 武汉经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2254
专利代理师 高照
(51)Int.Cl.
B01F 35/71(2022.01)
B01F 35/60(2022.01)
B01F 35/45(2022.01)
B01F 35/32(2022.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搅拌罐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烟无卤阻燃带生产领域,
公开了一种搅拌罐, 包括罐体、 沿竖直方向连通
设置于所述罐体顶部的进料管以及活动设置于
所述进料管的顶端的圆筒状的加料桶, 所述加料
桶的底部开 设有圆形的出料口, 所述加料桶的底
部对称转动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一底板和第二底
板, 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活动贴合于所
述出料口的内壁, 所述加料桶的顶部设置有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的开合的控
制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底板、 第二底
板以及控制机构, 使 得粉末状云母粉直接通过加
料桶的底端出料口进行加料, 避免了倾倒过程中
粉末状云母粉的飘散, 改善了车间的工作环境,
避免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 。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216572902 U
2022.05.24
CN 216572902 U
1.一种搅拌罐, 其特征在于: 包括罐体(1)、 沿竖直方向连通设置于所述罐体(1)顶部的
进料管(2)以及活动设置于所述进 料管(2)的顶端的圆筒状的加料桶(3), 所述加料桶(3)的
底部开设有圆形的出料口(4), 所述加料桶(3)的底部对称转动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一底板
(5)和第二底板(6), 所述第一底板(5)和所述第二底板(6)活动贴合于所述出料口(4)的内
壁, 所述加料桶(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底板(5)和所述第二底板(6)的开合的
控制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机构(7)包括转动设置于
所述第一底板(5)上的第一转动杆(71)、 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6)上的第二转动杆(72)
以及同时与所述第一转动杆(71)以及所述第二转动杆(72)的顶端转动连接的第三转动杆
(73), 所述第三转动杆(73)沿水平方向, 所述第三转动杆(73)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推
杆(8), 所述第一推杆(8)的顶端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二推杆(9), 所述加料桶(3)的内壁上
沿水平方向对称开设有 圆弧形的第一限位槽(10), 所述第二推杆(9)的两端分别活动 贴合
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槽(10)的内壁, 所述第一限位槽(10)的一端沿竖直向下的方向设置有
长条形的第二限位槽(11), 当所述第二推杆(9)卡合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0)时, 所述第一底
板(5)和所述第二底板(6)处于同一水平面, 当所述第二推杆(9)卡合于所述第二限位槽
(11)时, 所述出 料口(4)处于打开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搅拌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料桶(3)的顶部设置有半圆
形的固定板(12), 所述固定板(12)上转动设置有转动轴(13), 所述加料桶(3)的内壁开设有
圆环形的转动槽(14), 所述转动轴(13)上设置有与所述转动槽(14)的内壁活动贴合的半圆
形的活动板(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搅拌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推杆(8)的顶部沿竖直方
向设置有顶部开口的连接筒(16), 所述转动轴(13)的底部活动贴合于所述连接筒(16)的内
壁, 所述连接筒(16)的内壁沿竖直方向对称开设有长条形的第三限位槽(17), 所述转动轴
(13)上对称设置有长条形的卡块(18), 所述卡块(18)活动贴合于所述第三限位槽(17)的内
壁, 当所述第二推杆(9)卡合于所述第二限位槽(11)时, 所述固定板(12)与所述活动板(15)
合围形成圆盘 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搅拌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轴(13)的顶端设置有转动
把手(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料桶(3)的底端开设有圆环
形的定位槽(20), 所述进料 管(2)的顶端可活动贴合于所述定位槽(20)的内壁。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572902 U
2一种搅拌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低烟无卤阻燃带生产技 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搅拌罐。
背景技术
[0002]低烟无卤阻燃带, 又称耐火云母带, 是一种耐火绝缘材料; 低烟无卤阻燃带通常以
合成云母纸或者云母粉为基材, 用玻纤布作补强材料, 用粘合剂粘合制备而成; 在使用云母
粉为原料制备云母带时, 通常是直接使用云母粉进行上料, 但是 由于云母粉为白色粉末状
固体, 在上料搅拌过程中, 会产生较大的粉尘, 因此将云母粉与水溶性胶配置成混悬液再进
行上料。
[0003]在配制云母粉的混悬液时, 通常直接采用搅拌罐进行制 备, 但是在向搅拌罐中倾
倒云母粉时, 由于云母粉为白色粉末 状固体, 云母粉会从进 料口向外逸散, 对操作人员的健
康造成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搅拌罐, 旨在解决在倾倒云母粉时, 云母粉会从进
料口向外逸散, 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搅拌罐, 包括
罐体、 沿竖直方向连通设置于所述罐体顶部的进 料管以及活动设置于所述进 料管的顶端的
圆筒状的加料桶, 所述加料桶的底部开设有圆形 的出料口, 所述加料桶的底部对称转动设
置有半圆形的第一底板和 第二底板, 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活动贴合于所述出料口
的内壁, 所述加料桶的顶部 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的开合的控制机
构。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在需要配制云母粉混悬液的时候, 首先将需要的粉末状原料
加入加料桶中, 然后工人将加料桶放置在罐体的进 料管上, 之后调节控制机构, 使 得第一底
板和第二底板打开, 加料桶内的粉末状云母粉从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开口处通过, 在通
过出料口和进 料管进入罐体内部; 通过设置第一底板、 第二底板以及 控制机构, 使 得粉末状
云母粉直接通过加料桶的底端出料 口进行加料, 避免了倾倒过程中粉末状云母粉的飘散,
改善了车间的工作环境, 避免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
[000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上的第
一转动杆、 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上的第二转动杆以及同时与所述第一转动杆以及所述
第二转动杆的顶端转动连接的第三转动杆, 所述第三转动杆沿水平方向, 所述第三转动杆
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推杆, 所述第一推杆的顶端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二推杆, 所述加
料桶的内壁上沿水平方向对称开设有圆弧形的第一限位槽, 所述第二推杆的两端分别活动
贴合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壁, 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一端沿竖直向下的方向设置有长条
形的第二限位槽, 当所述第二推杆卡合于所述第一限位槽时, 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
板处于同一水平面, 当所述第二推杆卡合于所述第二限位槽时, 所述出料 口处于打开的状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6572902 U
3
专利 一种搅拌罐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18:50:5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