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316328.9
(22)申请日 2021.12.27
(73)专利权人 北京镭宝激光 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10229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郑 各
庄村10号院4 号4-4南区
(72)发明人 李治国 张放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专利代理师 席小东
(51)Int.Cl.
H01R 24/00(2011.01)
H01R 13/52(2006.01)
H01R 13/502(2006.01)
H01R 13/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激光器放电 电缆连接 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器放电电缆连接
器, 包括: 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 第一连接体
包括连接座体, 连接座体的内部安装电极座; 第
二连接体包括多个电极棒; 每个电极棒的一端插
入到多组簧片的内部, 挤压簧片, 使簧片 的外侧
与电极座的槽孔紧密接触, 使簧片的内侧与电极
棒紧密接触, 进而增大电极棒和电极座的接触面
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器放电电缆连接
器, 有效增大连接器内部电极座和电极棒的接触
面积, 降低电极单位面积 的发热量, 从而解决电
极受热变形问题, 保证电缆连接器满足高重频高
功率激光器的使用需求, 保持激光器的稳定安全
工作; 另外, 通过设置密封圈, 杜绝电极和环境导
电体发生打 火的情况, 保证使用安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CN 216563896 U
2022.05.17
CN 216563896 U
1.一种激光器放电电缆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连接体(100)和第二连接体
(200);
所述第一连接体(100)包括连接座体(101), 所述连接座体(101)的两端各设置密封圈
(102), 所述密封圈(102)的外面可拆卸安装端盖(103); 通过设置所述密封圈(102), 将所述
连接座体(101)的内腔与外部环境隔绝; 所述连接座体(101)的内部, 均匀开设多个第一电
极槽体(104), 每个所述第一电极槽体(104)的内部安装电极座(105), 每个所述电极座
(105)的一端开设槽孔(10 51), 所述槽孔(10 51)内设置多组簧片(10 6);
所述第二连接体(200)包括多个电极棒(201); 每个所述电极棒(201)的一端插入到多
组簧片(106)的内部, 挤压所述簧片(106), 使所述簧片(106)的外侧与所述电极座(105)的
槽孔(1051)紧密接触, 使所述簧片(106)的内侧与所述电极棒(201)紧密接触, 进而增大所
述电极棒(201)和所述电极座(10 5)的接触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放电电缆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 多组簧片(106)围成圆
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放电电缆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棒(201)和所
述电极座(10 5)均为导电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放电电缆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座体(101)开
设第二电极槽体(107), 所述第二电极槽体(107)同轴位于所述第一电极槽体(104)的正上
方;
所述电极棒(201)采用T形结构, 包括电极棒端部(2011)和电极棒细长部(2012); 所述
电极棒端部(2011)的直径, 大于所述电极棒细长部(2012)的直径; 所述电极棒细长部
(2012)插入到所述槽孔(1051)内的簧片(106) 中; 所述电极棒端部(2011)位于所述第二电
极槽体(107)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放电电缆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座(105)的远
离所述槽孔(1051)的一端, 开设电极座接线孔(1052); 所述电极棒(201)的远离插入到所述
簧片(106)的一端开设电极棒接线孔(20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放电电缆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座体(101)和
所述端盖(10 3)均采用绝 缘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放电电缆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103)采用螺
栓(300)与所述连接座体(101)连接 。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放电电缆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103)在与所
述第一电极槽体(104)同轴的位置, 各开设线缆接线孔(10 31)。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563896 U
2激光器放电 电缆连接 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一种电缆连接器, 具体涉及一种激光器放电 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 在高重频和高功率激光器上, 使用普通电缆连接器, 具有以下问题: 连接器
内部的两个电极接触面积小, 因此, 在高重频高功率使用环境下, 连接器内的电极发热巨
大, 导致连接器容易受热变形, 最终导致连接器失效, 严重情况时, 甚至引起电极之间打火
现象。 另外, 由于连接器内电极缺乏高等级的绝缘措施, 增加电极和环境导电体发生打火的
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器放电电缆连接器, 可有效
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 术方案如下: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器放电电缆连接器, 包括: 第一连接体(100)和第二连接
体(200);
[0006]所述第一连接体(100)包括连接座体(101), 所述连接座体(101)的两端各设置密
封圈(102), 所述密封圈(102)的外面可拆卸安装端盖(103); 通过设置所述密封圈(102), 将
所述连接座体(101)的内腔与外部环境隔绝; 所述连接座体(101)的内部, 均匀开设多个第
一电极槽体(104), 每个所述第一电极槽体(104)的内部安装电极座(105), 每个所述电极座
(105)的一端开设槽孔(10 51), 所述槽孔(10 61)内设置多组簧片(10 6);
[0007]所述第二连接体(200)包括多个电极棒(201); 每个所述电极棒(201)的一端插入
到多组簧片(106)的内部, 挤压所述簧片(106), 使所述簧片(106)的外侧与所述电极座
(105)的槽孔(1051)紧密接触, 使所述簧片(106)的内侧与所述电极棒(201)紧密接触, 进而
增大所述电极棒(201)和所述电极座(10 5)的接触面积。
[0008]优选的, 多组簧片(10 6)围成圆环结构。
[0009]优选的, 所述电极棒(201)和所述电极座(10 5)均为导电电极。
[0010]优选的, 所述连接座体(101)开设第二电极槽体(107), 所述第二电极槽体(107)同
轴位于所述第一电极槽体(104)的正上 方;
[0011]所述电极棒(201)采用T形结构, 包括电极棒端部(2011)和电极棒细长部(2012);
所述电极棒端部(2011)的直径, 大于所述电极棒细长部(2012)的直径; 所述电极棒细长部
(2012)插入到所述槽孔(1051)内的簧片(106)中; 所述电极棒端部(2011)位于所述第二电
极槽体(107)内。
[0012]优选的, 所述电极座(105)的远离所述槽孔(1051)的一端, 开设电极座接线孔
(1052); 所述电极棒(201)的远离插 入到所述 簧片(106)的一端开设电极棒接线孔(2013)。
[0013]优选的, 所述连接座体(101)和所述端盖(10 3)均采用绝 缘材料。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563896 U
3
专利 激光器放电电缆连接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1:25:4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