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455976.6
(22)申请日 2021.10.12
(73)专利权人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450051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西站北
街2号
(72)发明人 张松旺 陈志恒 张猛 王炳庆
陶言 马路 杜乐 侯邵帅
黄文韬
(74)专利代理 机构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
(普通合伙) 41121
代理人 郭乃凤
(51)Int.Cl.
B62B 3/00(2006.01)
B62B 5/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 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防止物料泄漏的混凝 土倒运小车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物料泄漏的混
凝土倒运小车, 包括U型框、 U型支架、 第一滚轮和
料仓, 在U型框底部设置有U支架和第一滚轮, 在U
型框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支 撑组件, 且支撑组件
由两个横板组件, 在支撑组件上固定有料仓; 在
横板两端上方设置有手柄, 在横 板两端下方设置
有第二滚轮, 且第二滚轮位于U型支架外部, 并位
于支撑柱底部 下方的位置处; 在U型框下方设置U
型槽, 在U型槽内插设有隔板。 本实用新型避免漏
料直接接触地面, 对环境造成污染; 通过在U型框
上设置有支撑组件, 并在每个支撑组件上固定料
仓, 能够快速将物料倒运至所需地, 提高了工作
效率, 降低了施工成本, 易于 推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6070034 U
2022.03.18
CN 216070034 U
1.一种防止物料泄漏的混凝土倒运小车, 包括U型框 (1) 、 U型支架 (2) 、 第一滚轮 (3) 和
料仓 (14) , 其特征在于: 所述U型框 (1) 的下方设置有U型支架 (2) , 且在U型支架的两侧分别
设置有第一滚轮 (3) ; 所述U 型框 (1) 的两侧分别挖设有位移凹槽 (6) , 且位移凹槽 (6) 的左端
呈开口状分布; 所述U型框 (1) 上滑动连接有至少一个支撑组件, 且支撑组件由两个横板
(10) 组成, 所述支撑组件的上方设置有 料仓 (14) , 所述料仓 (14) 的底部呈漏斗状 分布, 且在
料仓 (14) 底部的中间设置有出料口 (16) , 所述出料口 (16) 的下方设置有盖板 (17) ; 所述U型
框 (1) 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插板 (8) , 所述U型框 (1) 的下方设置有U型槽 (23) , 且在U型槽 (23)
内插设有隔板 (2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物料泄漏的混凝土倒运小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U型框 (1)
右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手柄 (4) , 且在两个第一手柄 (4) 之间设置有横柱 (5) ; 所述U型
槽 (23) 左端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挡板, 所述U型槽 (23) 两侧竖板的顶部与U型框 (1) 的底面连
接在一起, 且U 型槽 (23) 两侧的内壁与U型框 (1) 两侧内壁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隔板 (20)
的右端设置有L状限位板 (21) , 且L状限位板 (21) 的底部位于U型槽 (23) 底部的下方, 所述L
状限位板 (21) 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 栓 (22)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物料泄漏的混凝土倒运小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U型框 (1)
左端的外部分别设置有限位框 (7) , 所述第一插板 (8) 呈U型状分布, 且第一插板 (8) 的两端
分别插设在对应的限位框 (7) 内, 并通过第一螺 栓 (9) 进行固定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物料泄漏的混凝土倒运小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板 (10)
的两端分别伸出U型框 (1) , 且在每个横板 (10) 两端的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二手柄 (11) , 且在
每个横板 (10) 两端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二滚轮 (12) ; 两个横板通过第二插板 (601) 连接在
一起, 所述第二插板 (601) 为两个, 分别位于横 板 (10) 底部的一侧, 且每个第二插板 (601) 的
位置分别与位移凹槽 (6) 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隔板 (20) 及U型槽 (23) 的长度均与U型框 (1) 的
长度一致, 所述第二滚轮 (12) 位于U型支架 (2) 的外部, 且第二滚轮 (12) 位于支撑柱 (15) 底
部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物料泄漏的混凝土倒运小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板 (10)
上分别对应挖设有两个通孔, 且在每个通孔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定位套筒 (13) ; 所述料仓
(14) 四周对应定位套筒 (13) 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支撑柱 (15) , 所述支撑柱 (15) 的中部设置
有限位环 (18) , 且位于限位环 (18) 下方的支撑柱 (15) 上设置有螺纹, 所述支撑柱 (15) 贯穿
对应的定位套 筒 (13) , 并通过相匹配的螺母 (19) 进行固定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物料泄漏的混凝土倒运小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料口
(16) 呈柱状分布, 且在出料口 (16) 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柱 (193) 和第四连接柱
(194) ; 所述第三连接柱 (193) 的左侧通过第二连接柱 (192) 连接有第一连接柱 (191) ; 所述
第一连接柱 (191) 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五连接柱, 所述盖板 (17) 的左端与第五连接柱
铰接在一起, 所述盖板 (17) 右端对应第四连接柱 (194) 的位置处设置有钩子 (195) , 且钩子
(195) 与盖 板 (17) 铰接在一 起。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070034 U
2一种防止物料泄漏的混凝土倒运 小车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倒运装置, 特别涉及 一种防止物料泄漏的混凝土倒运
小车。
[0003]背景技术:
[0004]随着输电线路工程建设需求增加, 提高施工效率成为行业发展的大方向, 由于输
电线路工程跨度大、 范围广的特点, 户外施工受地形及雨水影响较大, 混凝土运输直接影响
施工难度及施工效率; 而混凝土一般采用罐车直接到位的方式, 由于施工环境影响, 混凝土
罐车不能直接到达所需区域, 且混凝土罐车占用设备过多、 施工成本过高, 一般采用溜槽衔
接的倒运方式, 该种方法的弊端是倒运过程混凝 土泄漏较多, 污染环境。
[0005]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防止物料泄
漏的混凝土倒运小 车, 避免传统溜槽倒运时出现混凝土泄漏、 污染环境的情况, 提高了工作
效率, 降低了施工成本 。
[0007]本实用新型为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 术方案是:
[0008]一种防止物料泄漏的混凝土倒运小车, 包括U型框、 U型支架、 第一滚轮和料仓, 所
述U型框的下方设置有U型支架, 且在U型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滚轮; 所述U型框的两
侧分别挖设有位移凹槽, 且位移凹槽的左端 呈开口状 分布; 所述U 型框上滑动连接有至少一
个支撑组件, 且支撑组件由两个横 板组成, 所述支撑组件的上方设置有 料仓, 所述料仓的底
部呈漏斗状 分布, 且在料仓底部的中间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盖板; 所述
U型框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插板, 所述U型框的下 方设置有 U型槽, 且在U型槽内插设有隔板 。
[0009]所述U型框右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手柄, 且在两个第一手柄之间设置有横柱;
所述U型槽左端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挡板, 所述所述U型槽两侧竖板的顶部与U型框的底面连
接在一起, 且U型槽两侧的内壁与U型框两侧内壁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隔板的右端设置
有L状限位板, 且L状限位板的底部位于U型槽底部的下方, 所述L状限位板的底部通过螺纹
连接有第二螺 栓。
[0010]所述U型框左端的外部分别设置有限位框, 所述第一插板呈U型状分布, 且第一插
板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对应的限位框内, 并通过第一螺 栓进行固定 。
[0011]所述横板的两端分别伸出U型框, 且在 每个横板两端的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二手柄,
且在每个第二插板两端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二滚轮; 两个横板通过第二插板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插板为两个, 分别位于横板底部的一侧, 且每个第二插板的位置分别与位移凹槽
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隔板及 U型槽的长度均与U 型框的长度一致, 所述第二滚轮位于U 型支架
的外部, 且第二滚轮位于支撑柱 底部的下 方。
[0012]所述横板上分别对应挖设有两个通孔, 且在每个通孔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定位套
筒; 所述料仓四周对应定位套筒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支撑柱, 所述支撑柱的中部设置有限
位环, 且位于限位环下方的支撑柱上设置有螺纹, 所述支撑柱贯穿对应的定位套筒, 并通过
相匹配的螺母进行固定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070034 U
3
专利 一种防止物料泄漏的混凝土倒运小车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0:34:4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