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606758.6
(22)申请日 2021.12.26
(71)申请人 上海埃维泓屹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00000 上海市闵行区中春路128 8号
22幢1-2层
(72)发明人 李建峰
(74)专利代理 机构 上海老虎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1434
代理人 葛瑛
(51)Int.Cl.
G06F 30/15(2020.01)
G06F 30/20(2020.01)
G06F 119/14(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数字化设计及验证车辆通过性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化设计及验证车辆
通过性的方法,包括数字化设计步骤和车辆通过
性验证方法, 所述数字化 设计步骤如下: S1.将车
辆正侧视图划分为11个区, 分别为接近角区、 离
去角区、 纵向通过角区、 前轴范围区、 后轴范围
区、 2个过渡区及4个 路缘石区(路缘石接近角区、
路缘石离去角区、 前轮下路缘石区和后轮上路缘
石区), S2.对应画出车轮 上跳止点o.A区、 设计载
荷ML2和满载ML3三种状态下的前后轮圆弧及地
面线。 本方法可有效避免出现影 响车辆通过性设
计问题, 将车辆分区域做出相关地面边界, 最后
合并形成最终通过性地面边界, 也可以通过此方
法对车辆进行通过性验证, 便于识别及整改车辆
通过性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14266108 A
2022.04.01
CN 114266108 A
1.一种数字化设计及验证车辆通过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数字化设计步骤和车
辆通过性验证方法, 所述数字化设计步骤如下:
S1.将车辆正侧视图划分为11个区, 分别为接近角区、 离去角区、 纵向通过角区、 前轴范
围区、 后轴范围区、 2个过渡区及4个路缘石区(路缘石接近角区、 路缘石离去角区、 前轮下路
缘石区和后轮上路缘石区);
S2.对应画出车轮上跳止点o.A区、 设计载荷ML2和满载ML3三种状态下的前后轮圆弧及
地面线;
S3.各区域绘制 说明在Y0平面草 图绘制相 关地面边界线, 并将边界线修剪, 拉伸成面,
即车辆地 面边界。
所述车辆通过性验证方法如下:
a.车型前后保、 底护板、 电池包等设计及零部件布置时需基于此地面边界进行设计(不
可超出地 面边界, 否则会影响车辆通过性);
b.当车型平台扩展变更轮心及载荷时, 可按此方法重新设计地面边界, 并以新的地面
边界验证分析原 平台件是否超出用以评估方案可 行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设计及验证车辆通过性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接近角区内的汽车 组件包括黑色塑料件、 喷漆件和前、 后悬区零部件, 所述黑色塑料件对应
的接近角为14 °, 所述喷漆件 对应的接 近角为16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设计及验证车辆通过性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离去角区内的最大夹角分别为12 °(Sedan)、 14 °(SUV)和16 °(MPV)。
4.根据权利要求1、 2所述的一种数字化设计及验证车辆通过性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路缘石区与汽 车前端至前轮区域及后轮至后端区域的离地间隙为 150mm, 所述前、 后悬区
零部件与路缘石区的安全间隙距离为 10mm, 所述路缘石接近角区和路缘石离去角区的同开
角度为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设计及验证车辆通过性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前轴范围区、 后轴范围区和过渡区地 面边界高于o.A区地 面边界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设计及验证车辆通过性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路缘石区的前轮下路缘石区和后轮上路缘石 区的高度均为150mm, 所述前轮下路缘石 区和
后轮上路缘石区的安全距离为10m 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设计及验证车辆通过性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纵向通过角区的纵向通过角度≥(1 1° ‑0.5°), 所述纵向通过角区的地 面边界R>80 00mm。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266108 A
2一种数字化 设计及验证车辆通过性的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通过性设计及验证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数字化设计及 验证车
辆通过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车辆通过性是指在一定车载质量下, 汽车能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 种坏路
及无路地带和克服各种障碍的能力, 而影响车辆通过性的主要参数有: 接近角和离去角、
纵向通过角、 最小离地间隙, 不同车型对 车辆通过性的要 求不同, 一般来说SUV的通过性要
强于轿车。
[0003]有的车辆在试制阶段路试过程中甚至量产后, 行驶复杂路况时容易出现 如发动
机托底、 底护板排气管等部件磕碰、 前后保险杠容易磕到路缘石等诸 多问题, 造成这些问
题的主要原因是车辆的通过性能较差。 本发明提供一种 数字化设计及验证车辆通过性的
方法。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化设计及验证车辆通过性的方法, 以解 决上述
背景技术中提出针对目前在车辆通过性方面, 对于车辆的设计和验证 存在局限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 术方案:
[0006]一种数字化设计及验证车辆通过性的方法, 包括数字化设计步骤和车辆 通过性
验证方法, 所述数字化设计步骤如下:
[0007]S1.将车辆正侧视图划分为11个区, 分别为接近角区、 离去角区、 纵向 通过角区、
前轴范围区、 后轴范围区、 2个过渡区及4个路缘石 区(路缘石接 近角区、 路缘石离去角区、
前轮下路缘石区和后轮上路缘石区);
[0008]S2.对应画出车轮上跳止点o.A 区、 设计载荷ML2和满载ML3三种状态下 的前后轮
圆弧及地 面线;
[0009]S3.各区域绘制说明在Y0平面草图绘制相关地面边界线, 并将边界线修 剪, 拉伸
成面, 即车辆地 面边界。
[0010]所述车辆通过性验证方法如下:
[0011]a.车型前后保、 底护板、 电池包等设计及零部件布置时需基于此地面边 界进行设
计(不可超出地 面边界, 否则会影响车辆通过性);
[0012]b.当车型平台扩展变更轮心及载荷时, 可按此方法重新设计地面边界, 并以新的
地面边界验证分析原 平台件是否超出用以评估方案可 行性。
[00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接近角区内的汽车组件包括黑色 塑料件、
喷漆件和前、 后悬区零部件, 所述黑色塑料件对应的接近角为 14°, 所述喷漆件对应的接近
角为16°。
[00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离去角区内的最大夹角分别为 12°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14266108 A
3
专利 一种数字化设计及验证车辆通过性的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1:51:3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