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549915.4 (22)申请日 2021.12.17 (71)申请人 江苏大学 地址 212013 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 01号 (72)发明人 汪若尘 郭一鸣 刘杰 丁仁凯  孙泽宇 孟祥鹏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云嘉 湃富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 1678 代理人 阮文 (51)Int.Cl. G06F 30/20(2020.01) G06F 30/15(2020.01) B60G 17/015(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新型L QG控制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LQG控制方法, 包括: 步 骤1: 建立整车七自由度主动悬架 仿真模型; 步骤 2: 建立悬架各性能指标新型LQG控制方法的阈 值; 步骤3: 构建新型LQG控制方法的优化适应度 函数; 步骤4: 优化得到新型LQG控制的状态加权 系数; 步骤5: 计算得到新型LQG控制的最优反馈 矩阵K; 步骤6: 根据所述最优反馈矩阵K最终构建 新型LQG控制方法, 其输出控制力U。 该方法以车 身加权加速度、 悬架动挠度、 轮胎动载荷均方根 值为指标, 将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量化的新型 LQG控制效果的评价方法, 通过遗传算法寻优确 定该评价方法下不同路面等级所对应的LQ G控制 参数。 仿真验证了新型LQG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 实用性和优化控制效果。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4页 CN 114282361 A 2022.04.05 CN 114282361 A 1.一种新型L QG控制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建立整车七自由度主动悬架仿真模型; 步骤2: 建立悬架各性能指标LQG控制方法的阈值; 所述指标包括: 轮胎动载荷、 悬架动 挠度、 车身加权加速度; 步骤3: 根据步骤2所得各性能指标阈值,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LQG控制方法的优化适应度 函数进行构建; 在构建时, 当单一指标超过阈值时, 应优先优化, 而多个指标超过阈值时, 按 照设定的优化优先级权 重进行优化; 步骤4: 基于步骤1所建立的整车七自由度仿真模型, 通过遗传算法和步骤3 中所构建的 新型LQG控制的优化 适应度函数, 选取L QG控制的状态加权系数; 步骤5: 根据所述状态加权系数, 计算得到新型L QG控制的最优反馈矩阵K; 步骤6: 根据所述最优反馈矩阵K最终构建新型LQG控制方法, 其输出控制力U=[U1; U2; U3; U4]等于‑X(t)*K; X(t)为任意时刻的反馈状态变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建立整车七自由度主动悬架仿 真模型的方法如下: 根据车身运动微分方程 和非簧载质量mi微分方程 建立整车七自由度主动悬架仿真模型; 其中, M与mi分别为簧载质量与对应悬架的非簧载质量, zi2与zi1分别为对应悬架的簧载 质量与非簧载质量的位移, z、 θ、 ψ分别为车身位移、 车身俯仰角、 车身侧倾角, ki与kt分别为 对应悬架的弹簧弹性刚度与轮胎弹性刚度, ci为对应悬架的作动器阻尼, Ui为对应悬架的作 动器主动控制力, Iy、 Ix分别为车身绕Y轴与X轴的转动惯量, a、 b分别为 前轴与后轴至车身质 心的距离, lf、 lr分别为前轴与后轴的轴距, qi为路面不平度对 对应悬架悬架的位移输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282361 A 2步骤21: 当轮胎动载荷过大, 对于制动和操作稳定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基于 原则, 当动载荷均 方根值Fd大于静载荷Fs的1/3时, 会出现轮胎跳离地面的可能, 使行驶安全性严 重恶化, 因此, 将Fd/(Fs/3)设为轮胎动载荷的阈值; 步骤22: 悬架动挠度 过大时, 会撞击悬架限位块, 对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安全性均有一定 影响, 基于 原则, 当悬架动挠度均方根值f大于悬架限位 行程S的1/3时, 存在撞击限位 块的可能, 造成冲击和噪声, 因此, 将f/(S/ 3)设为悬架动挠度的阈值; 步骤23: 车身加速度影响乘坐舒适性, 根据ISO2631 ‑1的评价标准, 其加权加速度均方 根值 与人的主观感觉关系, 将1.25设为车身加权加速度的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3所述LQG控制方法的优化适应度函数 构建方法如下: 步骤41: 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车身加速度、 轮胎动载荷、 悬架动挠度的权重系数比, 以 明确各性能参数的优化优先级, 当未超过阈值时, 将其权重系数比 λf1设为5:1:0; 当超过阈值时, 将其权 重系数比 λf2设为7:1; 1; 步骤42: 设计惩罚系数ξ =10, 以提高指标超过阈值时, 其优化优先级; 步骤43: 根据41、 42和步骤2, 构建各性能指标优化 适应度函数: 根据人体主观感觉, 构建车身加速度适应度函数R 1 构建轮胎动载荷适应度函数R2 构建悬架动挠度适应度函数R3 则, 总适应度函数为R=R 1+R2+R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5所述LQG控制的最优反馈矩阵K的构 建方法如下: 通过Matlab中lqr函数求 解, 计算最优反馈矩阵K。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282361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新型LQG控制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新型LQG控制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新型LQG控制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新型LQG控制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1:51:3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